奶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要点
奶牛在冬季长期拴养在光照不足、空气不新鲜的舍内,得不到运动。这样不仅会使产奶量下降,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。一般每天中午前后将其赶出舍外活动,进行日光浴及呼吸新鲜空气,同时应每天刷拭牛体2~3次,以保持体表清洁,促进血液循环,增加抗病抗寒能力,提高产奶量。
定位饲养:母奶牛需要按照泌乳阶段分别集中管理。科学饲喂:饲料品种要保持稳定,更换饲料时要有一周的过渡期。冬季管理:冬季地温时在牛舍顶部加盖塑料布。注意事项:定期对饲喂和挤奶用具进行消毒,及时清理粪便。
牛舍地面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水冲洗,及时清理粪便,定期在牛床上铺垫干锯末和垫草。夜间温度较低,如果地面潮湿很容易结冰,因此不要驱赶、大声呵责奶牛,以免造成滑倒、肢蹄扭伤、骨折以及怀孕牛的流产。
饮水水是保证奶牛正常生长的必要物质,也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。冬天气温太低,水容易结冰,不利于奶牛饮水,并使奶牛在冬季容易出现饮水问题。因此,冬季要做好饮水管理,全天保持供水,适当提高水温,水温不宜低于10度,不宜超过15度。过高会影响奶牛的生长,降低产奶量。
冬季养好奶牛冬季气温低,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很大影响,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。提高饲养标准:奶牛冬季散热增加,维持体温所需要的能量也应增加。因此,必须提高饲养标准。混合精料的喂量可增加15%一20%。饲喂优质粗饲料:有条件的最好喂青贮玉米,喂农作物秸杆,应作一定的处理。
精粗饲料比例合理,每天适当增加10%的混合精料。冬季最好喂干料或颗粒饲料。(2)防寒保暖,注意牛圈卫生。牛圈要多铺褥草,避免牛体直接与冰冷地面接触。不要用水冲洗地面及牛栏,牛排泄的粪尿及污湿的垫草要及时处理。
奶牛冬季高效养殖技术
1、水是牛各种营养素的溶剂,必须供给奶牛充足的饮水。冬天的时候,一定要把水管理好,保持全天都能喝到水。因为大家养的是奶牛,想要提高奶的产量,那么饮水就是需要注意的一个事情。牛冬季不能饮冷水,冬季天冷,水凉牛不爱喝,给牛饮温水,接近牛体温,牛就爱喝,也能减少牛体热量的散失,对牛有利。
2、饲喂热粥料:冬季精料最好制成粥状饲喂,喂38摄氏度左右的热粥,这样不仅适口性好且易消化,可增强牛体的抗寒力。添加油脂:油脂产热多,能改善饲料适口性。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%~5%动物油脂并补充钙质可有效提高产奶量及牛奶品质。
3、饮水水是保证奶牛正常生长的必要物质,也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。冬天气温太低,水容易结冰,不利于奶牛饮水,并使奶牛在冬季容易出现饮水问题。因此,冬季要做好饮水管理,全天保持供水,适当提高水温,水温不宜低于10度,不宜超过15度。过高会影响奶牛的生长,降低产奶量。
4、提高舍温。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为8~l6摄氏度,在此范围内,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。表现为:饲料消耗少,发病率低。如果牛舍的温度在O摄氏度以下时,牛体就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。因此,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、墙缝堵严,防止贼风侵袭。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。
春天饲养奶牛的管理方法有哪些呢?
充分利用废秸秆和取暖的火炉加热冷水,农户加工豆腐、淀粉的水也可以饮用,但腐败的水不可让奶牛饮用。要让奶牛得到充足的饮水,有水槽的让奶牛自由饮水,没有饮水槽的要增加饮水次数,冬季饮水4~5次/天,夏季饮水6~7次/天。
此外,如果奶牛农场没有免费的饮水设备,则需要在喂食过程中随时供水,以促进奶牛的食欲。
采用“预付”饲养。从产后10~15天开始,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,每天额外多给1~2千克精料,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。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,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。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,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。“预付”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。采用“引导”饲养。